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镇江KTV招聘网 > 镇江热点资讯 > 镇江励志/美文 >  辽东当今辽宁东南部地区社稷幸得血食国家侥幸能保全社稷指代国家

辽东当今辽宁东南部地区社稷幸得血食国家侥幸能保全社稷指代国家

2022-07-03 04:10:03 发布 浏览 333 次

辽东:当今辽宁东南部地区。

社稷幸得血食:国家侥幸能保全。社稷,指代国家。

衍水:今辽东太子河。

后五年:公元前222年。

逐:追捕。客:指荆轲与太子丹的党羽。

亡:隐匿。

惜哉句:可惜荆轲不精通刺剑的技术。

甚矣句:我也真是太不了解荆轲了。甚矣,过于。

彼乃句:荆轲定然以为我非同道之人。

【译文】荆轲是战国末年的一个大英雄,他的故事历代以来家喻户晓。荆轲不是一个有声望的公卿贵族,他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没有出将入相,没有惊天动地的功业,他只是当时地位低下的游侠阶层中的一个普通游侠,剑术不精,当时有名望的剑客如盖聂、勾践都看不起他。但荆轲有一惊天动地之举,他刺杀秦王,也就是后来称帝的秦始皇。作为一个刺客,敢行刺国家元首、一国之君,没有惊人的胆量是不可想象的。而荆轲所刺的国王,又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于是荆轲名声大震。而荆轲刺秦王还是正义之举,他既不是替个人报仇,也不是被别人收买利用。由于秦国征战东方,使用了野蛮的征服手段,例如秦赵长平之战坑杀赵降卒45万。秦败魏赵的华阳之战,斩魏卒13万,沉赵卒于河2万。秦将白起一人在征战中斩杀东方六国90万人,绝大部分是杀降。秦始皇统一六国,攻下赵都邯郸,亲自去部署屠城。因为秦始皇父亲子楚曾经为质于赵,秦始皇就出生在赵国,免不了受一些气,秦始皇几十年后还不忘报仇。秦统一六国是进步的,但手段是野蛮的。于是荆轲刺秦王就有了争议,是正义行为还是反动行为。从历史进程来看,荆轲刺秦王好像是反动行为,但从反对暴政,从当时六国自救的行为来看,荆轲的行动是正义的。所以历来得到人们的称颂。我们今天评价荆轲,当然应当辩证地看到荆轲行刺的两个方面。

荆轲为燕太子丹所请,在这一点上,荆轲的行动又反映了战国时代人们重义气、重然诺的豪侠精神。荆轲以身许燕太子丹,不是报个人私仇,原本也不想杀死秦王,而是效法春秋时曹沫之劫齐桓公,目的是劫持秦王订立盟约,归还六国失地,胜利回归。荆轲并不想与秦王同归于尽,他说:“事所以不成者,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这时的形势已与春秋时大不相同。齐桓公尊王攘夷,志在为盟主而已,所以可劫、可盟。而荆轲时代,是国家走向统一,秦王不兼并全天下绝不罢休,因而燕太子丹与荆轲想劫持秦王订盟是迂腐的。荆轲即使劫盟成功,也不能长久维持。今天评价荆轲刺秦王的历史,着重在荆轲的精神,他明知不成功,但义无反顾地前往。《史记·荆轲传》写得极其生动,因为司马迁要借以表彰反暴的精神,所以倾注了全部的感情,所以传记写得极为精彩。荆轲义无反顾的精神,可用一句话概括,叫做:“荆轲一怒易水寒。”

荆轲出场,他能忍辱。荆轲与盖聂论剑,而“不称者”,说明他剑术不精,既为后来行刺的失败伏笔,也表明荆轲虚心好学,找高人指点论剑。但盖聂看不起他,不给他传授剑法,还“怒而目之”,后又被鲁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对于这类人身侮辱,并不去计较,不逞匹夫之勇,而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他默默出走,不再复会。这生动地说明荆轲不是一个感情用事、使气好胜的人。他性格沉稳,行为理智,决不为个人小事与人打斗,争个高低,做无谓的牺牲。荆轲也不随便与人交往,轻死去替人家卖命。他受燕太子丹之托,是听了田光论说的天下大势,田光以死激荆轲,行刺是弱者反抗强者的唯一道路。荆轲以身许燕太子丹,他是以身许国。荆轲与狗屠和高渐离等人在闹市击筑饮酒,引吭高歌,时而相乐,时而相泣,“旁若无人”,这种喜怒失常的状态,正是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的沉痛反映。这些也就是荆轲行刺秦王大勇精神的基础。

荆轲刺秦王,由燕太子丹出面组织,又是一种国家行为,条件优越。此后张良刺秦始皇,以个人之力组织,十余年时间才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秦始皇出巡的机会,又完全得不到情报,所以失败了。荆轲入秦,有燕国做后盾,情报准确,知道秦王在想些什么。秦王要土地,燕国称臣纳降,可以派荆轲为使,匕首藏在地图中,堂堂皇皇入秦宫殿,靠近秦王,但保密工作要非常彻底。可是仍然有许多曲折。秦王要政敌和叛将樊于期之头,但樊于期投靠燕太子丹,太子丹不忍杀樊于期。于是荆轲找樊于期借头,樊于期为了报仇雪恨,痛快借头,十分悲壮淋漓。易水白衣冠送别,场面更是慷慨激昂,悲壮动人。高渐离击筑,悲绝凄婉,太子丹一行白衣白冠,这真是生离死别。人们与荆轲一道,和着节拍,唱起了壮士之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上刮来的萧萧风声与悲壮歌声汇集在一起,动人心魄,催人泪下。紧接着歌声由悲凉转向高亢,慷慨激昂,人们的情绪也随之高涨,个个悲愤得头发直竖。荆轲勇往直前,头也不回地踏上了征途。

秦廷行刺,一开始就充满了紧张而又惊险的气氛。燕太子丹配给荆轲的助手秦舞阳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少年。他十三岁时就杀人,“人不敢忤视”。但他没见过大场面,荆轲对他不信任,而迫于燕太子丹的压力与情面,只好接受了。也正由于此,荆轲思想上也早有准备。秦廷上的森严肃穆,果然震慑了秦舞阳。秦舞阳在殿陛上进献地图,竟吓得浑身发抖,“色变振恐”,立即引起秦廷君臣的疑虑。“群臣怪之”,使得整个宫廷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眼看行刺的全部计划就要落空,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荆轲镇定自若。他先是回头笑看秦舞阳,接着便对秦群臣解释说:“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轻描淡写几句话顿时缓和了气氛,消除秦廷群臣的疑虑,恢复了平静。这里,不仅显示了荆轲的机智、沉着和勇敢,而且更显示了他“不欺其志”,要完成使命的坚定信念。当“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现”时,荆轲便迅猛地把住秦王衣袖,出匕首逼迫秦王。这时荆轲要杀死秦王并不难,但他忠于燕太子丹的嘱托,“欲以生劫之”,逼秦退还“诸侯侵地”,才没有把匕首刺进秦王的胸膛。等到秦王缓过神来,挣脱荆轲,两人“环柱”而走时,秦舞阳早已吓成一摊泥,没有帮上荆轲的忙。秦王的侍臣夏无且用药囊掷荆轲,霎那间给了秦王反击的机会,由于荆轲剑术不精,为秦王所伤。最后荆轲身受八处重伤,左股被砍断,已经不能动弹,还“倚柱而笑,箕倨以骂”,毫无惧色。秦王令群臣上殿刺杀荆轲,他仍笑骂不止。荆轲之死,是那样的从容,是那样的勇敢,是那样的坚强,真是重于泰山。作者司马迁十分惋惜荆轲壮志未酬。他在传末借鲁勾践的口说:“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

荆轲剑术不精,用匕首投刺秦王不中,因而失败了。但是,即使荆轲刺杀成功,也注定要失败,因为“悉反诸侯侵地”,不合历史潮流,秦国是不会这样做的。春秋战国以来,长时期的战乱,给社会带来无穷痛苦,人民渴望统一,而群雄割据,统一必须使用暴力。尽管秦取天下多暴,坑杀降卒,史不绝书,但秦统一符合历史进程,是受到司马迁肯定的。《六国年表序》说:“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又说:“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悲夫!”司马迁批判了西汉那些否认秦朝历史地位的肤浅观点,称这些学者为耳食之儒,迂腐可笑。但肯定秦统一战争的进步,不等于肯定秦朝施政的暴虐,秦二世而亡,就是对其暴政历史的否定。荆轲刺秦王,赢得天下人的同情,就因为荆轲反暴,他代表弱国人民抗强,且“不欺其志”,悲壮激烈,是值得赞赏的。荆轲传写得酣畅淋漓,是非常精彩的篇章。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