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于非人沉溺于对物的认知中这里指伏羲物我皆忘不会受到外物的影
入于非人:沉溺于对物的认知中。这里指伏羲物我皆忘,不会受到外物的影响。【译文】 齧缺求教于王倪,四次提问王倪四次回答“我不知”。齧缺于是非常高兴地跳了起来,跑到蒲衣子那里把上述情况讲给他听。蒲衣子说:“你如今知道了吗?虞舜比不上太昊伏羲氏。虞舜他心怀仁义以交接别人,也获得了百姓的拥戴,但是他从未超出物我两分的境界。伏羲氏他睡卧时安稳宽舒,醒来时自得闲适;他听任有人把自己看作马,有人把自己看作牛;他
入于非人:沉溺于对物的认知中。这里指伏羲物我皆忘,不会受到外物的影响。
【译文】 齧缺求教于王倪,四次提问王倪四次回答“我不知”。齧缺于是非常高兴地跳了起来,跑到蒲衣子那里把上述情况讲给他听。
蒲衣子说:“你如今知道了吗?虞舜比不上太昊伏羲氏。虞舜他心怀仁义以交接别人,也获得了百姓的拥戴,但是他从未超出物我两分的境界。伏羲氏他睡卧时安稳宽舒,醒来时自得闲适;他听任有人把自己看作马,有人把自己看作牛;他的认知确实可信,德行纯真,而且从未曾沉溺于物我两分的境界。”
肩吾见狂接舆1狂接舆曰:“日中始何以语女12?”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义度1人孰敢不听而化诸14?”
狂接舆曰:“是欺德也15;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蚉负山也1夫圣人之治也,治外乎17?正而后行1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1且鸟高飞以避矰弋之害2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2而曾二虫之无知22!”
肩吾:有道之人。接舆:姓陆,名通,字接舆,楚国的隐士。
日中始:肩吾的老师,寓言中虚构的人物。或者根据俞樾说,“日”指往日,昔日;“中始”是人名。
君人者:统治人民。以己出:用自己的想法推行。经式:范式。义:同“仪”,礼制法度。
诸:之乎。“化诸”即化之乎,即接受教化。
欺:迷惑。德:行为,操守,这里指万物的本性。“欺德”指具有欺骗迷惑性的行为法则,扭曲压制了人的本性。
蚉:同“蚊”。
治外:从外面来进行治理,即以礼仪法度来约束人的行为。
正:不偏移本性。行:前行。这里指依照本性使人前行。
确:确实。能其事:即“能事”,能做的事。这里指明确各人能做的事就行了,不要强人所难。
矰(zēng):系有生丝线的箭。弋(yì):用矰来射飞禽。
鼷(xī)鼠:小鼠。深:深入,深挖。神丘:社坛。熏凿:指用烟熏洞穴,用凿子在地上打洞。
延伸阅读: